那些30岁后越活越自在的人,都看破了这个真相
一、折磨人的道德感
一位同事曾跟我讲过一次亲身经历,我一直记得:
他上大学的时候,有一年开学坐火车返校,中途上来一个孕妇,没有票,上来后就站在他的面前。他做了一番思想斗争,又问了孕妇哪一站下,得知大概一个多小时,就给孕妇让了座。
(资料图片)
可没想到,下车时,孕妇竟跟坐在前排一男子有说有笑地下了车,明显是一对夫妻。朋友立刻明白自己的道德感被人利用了。更可气的是,这两人中途还假装不认识,一句话也没有说。
他那时是哲学系的研究生,向导师说起了这件事,导师提出了一个疑问:
“一开始你觉得自己很了不起,后来你觉得自己很傻,但这两者之间,你并没有改变什么啊?到底是什么让你不开心呢?”
导师提醒他五个字:他人即地狱。
不过,一位哲学教授弟子说这句话,其中的意思跟一般人说这话可不一样。
二、抛入尘世
既然原本是个哲学命题,我们还是来听听说这句话的哲学家是怎么说的,他就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——让-保罗•萨特。
和大部分书斋里的哲学家不同,萨特的社会经历很丰富,甚至二战时还组织过法国的“敌后武攻队”,战后又经常介入现实政治,是个老左派,参加过法国学生运动,组织过法庭“审判”过美国总统,所以他的哲学思想,现实意义很强。
萨特的哲学思想依次有五个概念,最核心的是“存在先于本质”。
什么叫“本质”?就是你吃饱了没事做,忽然开始思考“我为什么而工作”“怎么才能幸福”“成功的意义是什么”这一类问题,这叫“本质思考”。
为什么说“存在先于本质”,还要从这一系列观念的原点开始讲起——被抛入世。
在萨特看来,古往今来,越是聪明的人,越是喜欢自寻烦恼,他们老是想一些“人生的意义”之类的终极问题。可这些根本就是徒劳。
“意义”并不是生来就有的——这一点跟康德完全对立。萨特把这种无法理解世界,也无法被世界理解的感觉,称之为孤独感,你觉得对方是个孕妇就让座,但你根本不会想到他的丈夫就在一边——人心真是一座座孤岛。
萨特认为:“孤独是人类属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,它是被一种存在于人们‘找到生命意义的需要’和‘对人世本质的虚无的觉察’之间的矛盾所激发的。”
这种感觉是与生俱来的,人来到这个世界,就像是一个骰子,被命运“抛入尘世”。
很多父母在教训不听话的孩子时,总爱说“我们辛辛苦苦把你生下来,养这么大……”,有孩子回答说:“你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,你征求过我的意见吗?”
这就是萨特哲学的原点——“抛入尘世”,人一无所有地来到这个世界,既不是自己的意志,也没有自己的想法,所以人并没有本质。
萨特说:“世界是荒诞的,人生是痛苦的,生活是无意义的。”
这句话听上去很丧,很“躺平”,但同样是存在主义者,萨特不是加缪,他认为,还好有一样东西是先天就存在的。
这就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第二个概念——存在。
三、存在先于本质
什么是先天就存在的呢?
“我!”——萨特认为,我们唯一可以确定无误的事就是“我存在”这件事——是啊,不管你是在思考国家大事,还是烦恼女友为什么生气,都有一个前提,“我”是存在的,这就是笛卡尔说的:“我思,故我在。”
那么,“我存在”这件事体现在什么地方呢?那就是,你拥有绝对的、可以不受环境左右、不受他人影响的自由。
萨特认为,“意义”并不是找到的,而是你创造出来。比如说工作的意义,你选择了高薪加期权,工作的意义就是钱;选择了当官,工作的意义就是权力;选择了创业,工作的意义就是不停地证明:“我行,我行,我行行行。”
这就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:存在先于本质。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,什么都不是。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。
电影《你的名字。》中,女生三叶有一天早上醒来,发现自己“住”在一个东京男生的身子里,此时,这个人还是三叶吗?
这就是涉及人的本质是什么?如果是一般人理解的意识、记忆和性格,那你可以认为这个人就是三叶,电影也是这么设定的。
但你多想一步就会发现,她毕竟不同了,这个身体拥有不同的食量、运动能力、有自己的社交圈。而且,它会分泌男性激素,这会导致她喜欢女生吗?如果是,这是同性之爱还是异性之爱?这还是以前的那个三叶吗?
这就是存在先于本质,如果真的发生了“换身体”这种事,她一定会慢慢变成既不是三叶又不是那个高中男生的“新人”。
我们进一步想,昨天的你还是今天的你吗?这个问题看上去很荒谬,但你的身体昨天死了很多细胞,也诞生了很多细胞,你的身体有一部分跟昨天已经不一样了。
还有意识,你今天看到了这篇文章,你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,导致你的意识跟昨天已经不一样了——这也是存在先于本质。
萨特说:人首先存在,碰到各种遭遇,世界起伏不定,然后限定自己。因为,人在开始时一无所有,只是后来才成为什么。
而让你“成为什么”的就是——自由选择。
四、自由选择
回到开头的问题,如果你一开始就知道那个孕妇的丈夫就坐在前排,你还会让座吗?
大部分的选择应该是——不会。
但如果让萨特来回答,你让不让座都是你自由选择的结果,“自由选择是绝对的,选择不受任何条件的决定,除了人自己的自由选择之外,没有什么能够决定人的存在。”
孕妇的丈夫在不在身边,这个信息对你的存在不会产生任何意义,选择让座和选择不让座,才会形成完全不同的你,这就是前面说的“存在决定本质”,存在唯一的形成就是自由选择。
萨特用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明绝对的自由:
“我说的这种自由,是意识的自由。比如说监狱里的囚徒,我依然认为他是自由的。这种自由不是指他可以随时越狱的自由,而是说他有随时企图越狱的自由。”
存在主义是战后最大的思潮,很多经典影视作品都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,比如大家熟悉的《肖申克的救赎》,就在诠释上面的那段话。
电影里有一个经典情节,在监狱里过了一辈子的囚犯被释放后,因为无法适应外部世界而自杀。而安迪实现“救赎”的方式,就是一场精心策划了几十年的越狱。
萨特也做过很多我行我素的事,充分说明了他是一个“知行合一”的人,其中最有名的是拒领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。
他给的理由是,诺贝尔奖颁发之前,没跟我商量。
其实任何一个获奖者都有“接受”或“拒绝”这两个选项,只是大家都假装“被动式”——拿这个奖,我很惶恐,既然大家这么信任我,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吧……
那他为什么拒绝呢?按照他自己的理论,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代价。他认为,作为作家的萨特是自由的,作为诺贝尔奖得主的萨特就不自由了,他下回再批评政府,就会把诺贝尔奖评奖机构牵涉进去。
有人说他是作秀,这也太小看他了,以萨特的名气,应该是诺贝尔奖需要颁给他来证明自己没有瞎了眼。
萨特的一生,从未接受过任何来自官方的荣誉。他认为作家应自觉抵制任何体制内的改造——而有些改造往往是以荣誉的名义,比如诺贝尔奖。
是不是有点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味道,但萨特描述的是“人被抛入自由”,听上去这自由并不是什么好事——实际上也是,自由有其代价,就是责任。
五、代价是责任
萨特先生,如果自由是绝对的,为什么大部分人总是觉得身不由己呢?
萨特叼着个大烟斗,眯起他半残疾的左眼,说出了两个字:“责任!”
萨特举了一个例子:二战法国沦陷后,很多法国人为德军做事,战后,他们为自己辩护:我是迫不得已啊,我不这么干,就要掉脑袋,难道生命权不是最高的权利吗?
萨特冷笑一声:借口,全是借口。什么叫迫不得已?你可以选择生命,也可以选择爱国,只不过在和平时期,你可以两者都选择,而在那段时间,你只能选择其一——但这同样是一种选择。
事实上,你选择了苟且偷生,却不想承担因此而产生的责任——“法奸”的骂名,这才是问题的实质。
和那些在书斋里的学者不同,萨特是一个非常非常有现实感的哲学家,他的思想,对我们而言,极具现实意义。随便举一个职场中常见的例子:
乙方给你一笔回扣,你发现很多同事都收了,这种钱一般没有危险,你到底是接受?还是拒绝?
在萨特看来,这是个伪问题:
第一,没有人逼你,你是有绝对的选择权的。
第二,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。你不能接受了回扣,又为自己辩解,说大家都这么做,自己没的选;你也不能先是拒绝回扣,回头发现同事把你当异类,你又后悔得直抽自己的嘴巴子。
这么简单的道理,你仍然要纠结,原因只有一个:人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,既想得到好处,又要逃避责任。
杨德昌的电影《麻将》讲了一个骗子四人组的故事,这个骗子有一套理论解释会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会“受骗上当”:
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。他们就等着别人来告诉他们,所以,只要你用很诚恳的态度告诉他,他想要什么就对了。知道为什么吗?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失败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,他们宁愿自己是上当被别人骗……”
那些贪图高收益买了P2P的人,那些“误入”传销圈子的人,真的是完全不知情吗?很多人早就明白这是一个“击鼓传花”的游戏,只不过认为自己不会是“最后一个人”而已。
做政经类自媒体的人,总有一个预设的立场,可以是“反对资本”,也可以是为民营企业家发声,可以是民粹主义,也可以是自由主义,都是你的自由,都是你为自己的人生赋予的意义,但有一点,一旦选择,就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,不能说今天“对资本喊杀千刀的”,明天看到风声不对,又去赞美民营企业的作用。
如果说,“存在先于本质”还有那么一点形而上学的味道,那么,“人的无限自由,无限责任”才是萨特思想直击现实之处。
这么看,萨特的思想还是很积极的,但问题在于,大部分人都不想负责,那又会怎么样?
六、他人即地狱
人之所以苦恼,是因为他们的自由往往是被他人扭曲的自由,因此无法承受自己的选择的责任:
本来你认为自己让座的行为很道德,却发现对方只是在利用你的道德感;
本来你不想收回扣,结果发现人家都收回扣也没事,非常懊恼。
结果,你为他人而活,失去了自己的存在。这就是萨特更有名的那一句话:
“他人即地狱。”
这是他的戏剧作品《禁闭》中的一句台词,三个亡灵假装正义高贵,却各怀鬼胎,他们在地狱中互相拷问,又彼此隐瞒,他们每个人既是受害者,又是为对方行刑的“刽子手”。
萨特在剧中感叹:无需赤热的烤架,地狱即是他人。太过关心别人的看法,别人就可以通过观念的灌输,把你烤得迷迷糊糊。
萨特描述了这种扭曲的自由的来源:“因为父母在孕育我们的时候,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,他们设想我们将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,有这样或那样的职业等等诸如此类的希望或寄托。我们的自由被扭曲,也受教育的影响,受新闻和媒体每天提供的信息影响。”
到这里,萨特即将完成他的一系列推论:
1. 人并没有创造自己,却被抛入尘世;
2. 他没有本质,必须用自由的选择让自己存在;
3. 人是自由的,却注定要受自由之苦,因为他必须为他的每一个选择负责;
4. 可是大多数世人不想负责,因为他们的选择都是世人的看法,所以,很多人都生活在他人的地狱中。
但是,这个逻辑还没有封环。
七、向死而生
萨特的人生虽然积极,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基调仍然是无力的,一切都源于一个荒谬的开头——被抛入世。
萨特说:“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,同时又让我明白这一切没什么意思。即使得到了自己的最爱,也依然会感到空虚。”
在转了一圈,经历了“被抛尘世”“存在先于本质”“自由的选择”和“责任”之后,人都将面临终点——死亡。
韩裔科幻作家特德·姜的小说《你一生的故事》,讲了一群外星人来到地球,一位语言学家受命学习外星人的语言,没想到这群外星人的语言蕴藏着一项奇特的能力——预知未来。语言学家由此“看到”自己未来的婚姻,“看到”了未来的女儿,“看到”了她的成长,也“看到”了她的女儿的意外死亡。
这篇小说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:如果可以预知未来,你将如何生活?
其实,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未来,就是死亡。
人生有一个注定的悲剧结局——死亡,在这个确定性的事件里,很多事都是无聊而渺小的,无论是孕妇的丈夫坐在前排,还是要不要拿回扣,甚至于你是男身还是女身。
所以人一过30岁,思考自己如何死亡的时间会越来越多——之所以还要划一个30岁的界限,因为经历了“选择与责任”后的人生,毕竟不同了。
所以萨特的回答应该是:人应该是绝对自由的,因为预知未来而放弃继续努力,那就代表你丧失了自由意志,你继续努力也好 ,继续混混也好,这跟你预知未来有半毛钱关系吗?
他在《萨特自述》里这样描述人的一生:
我活着,是因为我诞生了。我诞生,是因为我的父母孕育了我。我自己并没有要求诞生。但一旦我诞生了,活着,就必须适应周围的环境,追求尽可能好的结果,并尝试着给一开始就被扭曲的自由以正确的方向——这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去做的。
30岁后,你就是“向死而生”,那些越活越自在的人,都是看破了这个真相。
标签:
相关文章
联想推出扬天 V14 / V15 2023 酷睿版笔记本,首发 3499 元起
IT之家8月8日消息,联想现已推出新款商务办公全能本扬天V14 V152023酷